孝顺是人的本分-家风家训-智慧家校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关键字: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您的位置:首页>>家风家训
孝顺是人的本分
2025-01-04 19:13:09 返回列表

在大陆的四川,有一位十三岁的孩子,煮饭给他爸爸吃,他爸爸吃完就暴毙死了。家里很穷,没有钱验尸,所以就埋了。过一阵子,煮饭给他妈妈吃,他妈妈吃完也死了,也跟他父亲就一起安葬。他去给父母祭拜,祭拜完很不耐烦,把那些饭菜赶快倒到垃圾筒。他的婶婶看了之后心里起疙瘩,这个孩子怎么对父母一点恭敬心都没有?结果这孩子走过来跟他婶婶说,他说我爸爸妈妈是不是有买保险?他婶婶听完,很警觉,赶快报警处理,结果确实是他亲手杀了父母。为了什么?那个保险费才一万块人民币,不多,两条命都不见了;而这还不是普通的命,是他的父母。他为什么要拿保险费?因为要去买一支手机。诸位朋友,欲望的力量强不强?欲令智迷。所以,我们教孩子是要长他的欲望,还是要长他的德行?那会差很多。假如你教导孩子是让他懂得孝道,懂得尽自己的本分,那他念书是他一种责任,他念书觉得要不让父母担心,这是长他的德行。假如他念书,你是说今天考前三名带你去吃麦当劳;上了初中,你说考前三名给你一台数码相机;要考大学,你说你考上大学给你一台电脑。当我们这样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在长养他的什么?欲望。他没看到本分,他要的是他的欲望。 所以有个孩子考高中,考上了,就对他的父母讲,他说爸爸妈妈,你们要替我买几件名牌的衣服。他父母很纳闷,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考上高中,你们省了很多赞助费。因为他高上考中,他的父母不用再去帮他买个高中念,所以他觉得他很有功劳,替父母省了这么多钱,父母应该回馈他,帮他买几件衣服。他的父母听完之后,内心怎么样?跟一些朋友的反应一样,直摇头。但是,早知今日,为什么孩子有这种态度?用物质在跟孩子互动,在教孩子,他物质化就会很自私。 我们不希望道德沦丧,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很多人都会觉得,现在社会都变这样,我再怎么做可能也没有效果,很多人都会这样想。请问我们这样的念头,对家庭、对社会有没有帮助?没有!这样的想法理不理智?不理智。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真诚心、真德行,能够唤醒身旁周遭人善良的本性。所以古代舜王(大舜),他为人非常孝顺,他一个人很孝顺,修养很好。父母虽然对他很凶,但是他依然尽他的孝道,因为他知道「亲憎我,孝方贤」。跟父母可不是交易,不能说今天父母对我凶,我就不对他好;我们是要时时刻刻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去回报,而不是去渴望父母要对我们好,因为孝顺是一个人的本分事。由於他有这样的态度,所以他那分对父母的孝改变了他的家人。因为他修身,所以能够齐家;因为他的德行让邻里乡党的人看了都很感动,都愿意效法他,甚至於是都希望做他的国人,所以他就齐家治国。当时候的君王尧帝看了很感动,觉得把天下交给这样的人,人民才会幸福,所以他进一步治国平天下。诸位朋友,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人的思想观念回归到圣贤的教诲,问题就开始转好,仁爱存心,懂得互相帮助,再提升,互爱,就能够创大同世界。我们来思考一下,当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的孝确确实实已经放在心上,他去看到别人的父母,他会不会尊敬?会。所以《孝经》里面提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我们试想一下,今天你有孝心,你坐在公车上看到一个老婆婆上来,你还会坐在那里吗?会不会?你马上会想到赶快站起来,这是为人长者、为人父母,很辛劳,赶快让她坐。当你看到这些长者他走在路上,过马路很惊险,相信他会马上自然而然去搀扶他。有这分孝心、仁慈心的人,自然就会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当我们都重视每个人的德行,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慢慢的就会呈现祥和之气。

微信图片_20250104191418.jpg


二维码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电话:159413150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QQ号:1234567 邮箱: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4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