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家风家训-智慧家校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关键字: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您的位置:首页>>家风家训
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
2025-01-04 19:11:12 返回列表

五伦关系最后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您只要处处能够用这三个字来观照自己的言语行为、起心动念,很快就能把这五伦关系做圆满。这三个字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三宝,哪三个字?“君、亲、师”,君亲师与天地并称“五尊”,万物中最尊贵的就是“天、地、君、亲、师”,而“君、亲、师”就是要把天地之德演出来,这样的君、亲、师才能真正让人尊敬。君、亲、师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外在来看,“君”是领导人,“亲”是父母,“师”是老师。从本质来看,“君”代表以身作则,“亲”代表关怀、爱护,“师”代表处处引导,教诲,就是言教的角色,所以“君、亲、师”这三个角色对一个人一生特别重要。

我们去参加一些初中、高中的亲师座谈,很多老师说,孩子到这个年龄出现逆反现象是必然的,这是有待商榷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小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一定有逆反现象。逆反是结果,这个结果在这几十年当中结出来,那我们这一代人还真厉害,把这个恶果瞬间结出来。在几千年当中没结出来,原因在哪里?原因在几千年的老祖宗很重视教育,而教育当中首重的是孝道,父母都把孝演给孩子看,所以孩子从小就有孝顺、尊敬长辈的态度,从小对父母就有孝敬之心,哪来的逆反?所以不把真正的原因找出来,只在那里每天担心我儿子以后一定会逆反,不知道吓出多少病来。

       我父亲那一代哪有什么逆反现象!父亲那一代父母这么辛劳,他们时时想着把书念好,能够奉养父母,哪有一个逆反?我上中学的时候,差不多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逆反了,我没有,我还去跟我母亲求证说:“现在都说有逆反,我有没有?”我妈妈想了一下,说:“没有,还算合格。”所以当我们从小对父母有敬畏之心,从小父母都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我们的内心对父母只有敬、只有畏,哪来的逆反!

       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吃完饭休息一下,夫妻两个就进房间看书了,那我们这三个孩子会不会坐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看电视?不敢,乖乖地去看书了,所以我们家是从来没有叫孩子看书的,我母亲每次上楼都是叫我们“赶快去睡了,不要再看了”。所以常常听到我母亲的脚步声了,还没上楼,我的姐姐就已经把她的声音传出来了,“去睡觉了,不要再看了”。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很自然就效法。古人说“身教者从”,身教,孩子就跟从你做;“言教者讼”,你只是在嘴巴上要求,自己都没做到,到最后家里的人一定吵起来,孩子一定不服你的教导。所以现在为什么孩子教不好,因为大人以身作则没做到,甚至孩子在劝你,“妈,不要打麻将了”,你还把他打一顿。以后他听不听你的话?根本不可能听你的,也根本不可能尊重你。所以父母“亲”没做到,“君”没做到,“师”没做到,该教诲孩子的时候都视若无睹,没担好教育孩子的责任。

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知行合一,当你知道的很多,但是都没有做,这样有没有学问?这样不只没有学问,而且有害处。知道愈多愈不做的人,一定会很傲慢。《弟子规》里面有两句对求学问很重要的开显,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两句话,“不力行,但学文”,不去做,只是一直读书,“长浮华,成何人”,不可能成就学问;但只是去做,都没有学习,“但力行,不学文”,那就“任己见,昧理真”,就只朝着自己的想法、看法去做,结果做下来事情也没做好,自己还很多抱怨。所以很多人也很认真,也很努力,但是他与人的关系始终没有处好,这个就是没有学习。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把道理搞清楚,进而去落实、笃行。

微信图片_20250104191224.jpg



二维码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电话:159413150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QQ号:1234567 邮箱: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4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