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讲记-家风家训-智慧家校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关键字: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您的位置:首页>>家风家训
《了凡四训》讲记
2025-03-16 15:14:51 返回列表

了凡先生在当秀才的时候,屠宗师要让他从廩生升为贡生,那个时候才食米七十余石而已。而孔先生算他九十一石五斗才能当贡生,他就怀疑了,结果果然被代理的提学杨公驳回来。后来殷秋溟宗师做提学的时候,看到他以前考试的文章非常感叹,说这五篇文章就像大臣写给皇帝的文章这么精辟,不能埋没了人才,所以赶紧帮他申请升为贡生,通过了。他统计一下,果然他领到的廩米是九十一石五斗。所以从那一刻开始,“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因为经过了这件事,了凡先生更加相信人的一生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时节因缘,都是命中注定的,丝毫强求不来。什么时候升官发财好像都是有那个时节因缘在的,来得早、来得晚都有定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澹然无求矣”,把人生看得很淡了,不去强求什么,彻底知命、认命了,不再有什么强求、愿望了。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他成为贡生之后,按国家规定要到国家办的大学读书。燕都是指北京,当时明朝首都在北京。明朝的国子监有两所,本来是在南京,后来明成祖迁都到北京,所以国子监就变成两所了。了凡先生到了北京的国子监读书,他已经对人生看淡了,因为改不了命运,无可奈何,所以每天就静坐,什么也不想,也不看书,“不阅文字”。

    “己巳归”,隔年他就回南京了,当时他是三十五岁。“游南雍”,游学于南雍。“雍”就是辟雍,就是国家办的大学,“南雍”就是南京的国子监。“未入监”,还没有人到国子监以前,“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南京的栖霞山有一位高僧云谷禅师,“云谷”是禅师的号,“法会”是禅师的法名,所以称他云谷会禅师。他去拜访禅师,“对坐一室”,禅师是修禅宗,他引导人是先打坐,拿个蒲团给来访的人,说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父母还没生你以前你是谁?“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了凡先生去参访这个禅师,对坐在一个房间里面,“凡三昼夜不瞑目。”坐了三天三夜不曾合眼,这个也不简单,很有定力。“云谷问曰”,云谷禅师问他,“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一般的人之所以不能做圣哲人,就是因为被妄念控制住了,一个妄念接一个妄念,自己都做不了主。“只为妄念相缠耳”,妄想、分别、执着,这些习气放不下。一放下就恢复性德了,所以为什么要修禅定?你才不会被这些妄念一直牵着走。人怎么修定?要先守戒,一言一行都有规矩,慢慢地你的言行,甚至起心动念都是正念,你就得定了,得定就开智慧了,就能转这个境界,不会被境界牵着鼻子走了。大家有没有体验,明明不想生气,最后还是骂人了?这是戒定慧的功夫不够,所以都被命运牵着走,自己做不了主。“汝坐三日”,你坐了三天,“不见起一妄念,何也?”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为什么呢?云谷禅师很好奇。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了凡先生说,我的命运全部都被孔先生算定了。我的吉凶祸福,还有我的生死,甚至活到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都被人家算好了,都是有定数的。“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我想也没用,都改变不了,不如不想。现在的人说不想还真难,内心一大堆杂念,外面又一大堆诱惑,所以每天烦死了,连睡觉还继续烦,有没有?梦一大堆,最后妄念太多、烦的事太多,连觉都睡不好,甚至睡不着,最后去买安眠药吃。所以什么是有福?心地时时保持清净,不追逐欲望,这是有福气的人。“云谷笑曰”,了凡先生三天不起妄念不是他有道力功夫,是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好想的,反正命都改不了,云谷禅师了解以后笑着说:“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本来以为你是可以伏住妄念的英雄豪杰,可以做得了主,原来你还是一般的凡夫而已。

微信图片_20250316151532.jpg

二维码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电话:159413150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QQ号:1234567 邮箱: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4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