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品、对于生命都要爱惜尊重,不能伤害,所以道家的经典里面有提到“举步常看虫蚁”,这确确实实是很仁慈。爬山的时候脚抬起来看哪里?看看底下有没有蚂蚁窝。到时候你一脚踩下去,可能几十条命都没有了。我们很多喜爱爬山的人,在爬山当中也在长养他的修养,因为他觉得他到山上是客人,山上所有的动物是主人,所以他看到蜘蛛网都会绕道而行,不要把人家的家给砸了。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家被砸了?对,那动物的家你也应该尊重。
现在很多小孩看到路旁卖刚生出来没有多久的鸡、鸟,能不能买?有人买,有人就拼命抓,很多动物就骨肉分离,骨肉分离对于这些动物来讲是很痛苦的。曾经有一位读书人杀死了一只小鹿,结果母鹿走过来之后也躺在那里死了。这位读书人很惊讶,他把母鹿剖开来一看,母鹿的肠子断了。母鹿看到孩子死了,肝肠寸断。这位读书人从此不杀生了。我们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同的,物同此心,心同此理,应该爱惜生命。
我曾经教过一年级的孩子,那时候才教七个,他们站起来还不到我的腰,很单纯。有一次我发现一些蚂蚁死了,我就把它们埋起来,结果被学生看到了。有一天我看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我就说:“你们在干吗?”“老师,我们在埋蚂蚁。”连这么小的蚂蚁他都会去关心,他以后会不会伤害别人?他长养了慈心。
我跟山很有缘,后来有一年在一座山边教学,因为玻璃是透明的,那个鸟飞得太快没看清楚,直接就撞上去了,很多当场就死了。死了之后,我的学生一定会拿来给我,叫我处理,我就带着他们去让它入土为安。孩子能珍惜生命,他就不会伤害人命。
对命要尊重,对物也要尊重。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不能糟蹋食物,“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任何一件衣服得来都不易,都是半丝半缕织出来的,所以对于物品要珍惜爱护,不能糟蹋。这句话是在《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的。所以你看我们中国为人父母的,念念都想着要成就后代,中国才有这么多宝贵的家训传下来,我们要会用,你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教孩子不是从零开始,这么多的圣哲人都在推我们一把,我们要懂得去善用。
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位老师拿着纸杯喝水,这个孩子一看,很想要那个纸杯,这位老师就把水递过来说:“来,这杯给你。”孩子的父亲马上走过来,他说:“老师,我们有带杯子来,您自己喝。”这位老师还没搞清楚,“没关系,就一个纸杯,就让孩子喝。”结果这位父亲很坚持,用他的眼神告诉那位老师:“这位老师,我们真的有带杯子,不用了。”这位老师马上感觉到是父亲要教育孩子,就离开了。一离开,这个孩子就稍微有点情绪,父亲就跟他说:“爸爸跟你讲,这个杯子都是砍伐树木做的,你多用一个杯子可能就是多砍一棵树,所以我们能省下纸杯、能省下纸就要尽量省。”这个孩子还是有点情绪,父亲马上说:“你假如胡闹,爸爸下次不带你出来了。”马上把水就抢过去喝。所以让孩子珍惜任何一件物品,你也要坚守,要“慎于始”,一开始你要坚持教对,你不能让他养成浪费的习惯了,再要把他拉回来,到时候你痛苦,他也痛苦。所以行善就是从这十方面去落实、去力行。
我们谈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言忠信”是诚实,“行笃敬”是礼敬,“惩忿”是不嗔,“窒欲”是不贪,“改过,迁善”是不痴。不贪、不嗔、不痴、礼敬,还有诚实,这些就是佛家最重要的教诲,这个教诲是两千年前才传到中国来,而中国老祖宗在四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教诲。所以诸位朋友,要珍惜当中国人的机会,因为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