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大臣叫赵宣子,他很忠诚,所以时时处处都去劝谏他的君王,结果这个君王很不耐烦,突然起了歹念,雇了一个杀手要去把赵宣子杀了。这个君王这个动作假如做成了,你看会产生什么效果?所有的臣民都会寒心。所以一个领导者没智慧,会把他自己毁掉,甚至于把国家都毁了。这个杀手到了赵宣子的家里,那时候才凌晨三点多,还很早,天都还没亮,赵宣子穿着整整齐齐的官服坐在那里闭目养神,等着上朝。这个赵宣子在完全没有人看到他的时候,他都毕恭毕敬,他那种威仪让这个杀手非常感动,他说这样有礼仪的人是国家的栋梁,我假如杀了他,我对不起国家,失义于天下人民,但是我又答应君王要来执行这个任务,我假如不杀他,我又失信,所以这个杀手自己就撞槐树自杀。一个人的恭敬,居然能够让人生起这么深的佩服之意!这是属于“行笃敬”的部分。
一个人要“言忠信,行笃敬”,下手处在哪里?“惩忿、窒欲”。一个人欲望很大了都想到谁?想到自己,那他怎么“言忠信,行笃敬”!一个人连脾气都掌控不了,他会对人恭敬吗?他的言语会让人家很舒服吗?那不可能。我们常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怒是很有威力的。老祖宗很善于用譬喻让我们去领受一些道理,对于“欲”跟“怒”有一句常说的格言。我们看一下,“怒是猛虎”。老虎给你什么感觉?凶猛,旁边的动物看到它都很害怕,都敬而远之,所以一个人常常怒火止不住就好像一只猛虎一样,让所有的家人跟同事好像在地狱之中。“欲是深渊”,欲望有没有底?没底,瞬间堕落。所以要懂得去控制自己的脾气,去节制自己的欲望,这个就是你的修养功夫。
俗话说,“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不能掌握情绪的人能不能掌握未来?他可能每次发完脾气,他以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很多人发完脾气之后会很后悔,到最后不是气别人,是气谁?气自己怎么又忍不住了!很多人都常说,“假如照我以前的脾气,我就不是只有这样了……"他的功夫还差得很远。
所以如何转怒气,如何能够让自己脾气变好? 读《弟子规》 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想起“言语忍,忿自泯”,“凡是人,皆须爱”,不能生气;“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你假如《弟子规》念得很熟,突然境界来的时候,那个经文就像一道光一样就到你的脑子里了。
什么才是根本解?中国的文字已经把这个学问告诉你。中国字里面含有老祖宗的智慧,我们要把这个真正的智慧好好研究,好好拿过来用。我们看一下,“怒”是会意字,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心变什么?变 隶。变谁的奴隶?变你坏脾气的奴隶,它要你往东你就得往东,要你往西你就得往西,等发完脾气之后,“我怎么会干出这种事来?”因为你已经被奴役了,你已经无法主宰你自己。所以不能继续怒下去,要转成什么?“恕”。你看这两个字就差这么一点点,把这个棱棱角角削掉了变什么?宽恕。这个“恕”字我们看一下,一个“如”,一个“心”,叫如其心,叫同理心。如其心,就是你从他的角度来看,你就能原谅他了。
我们教很多学生,看他的行为实在是很生气,但是一去了解他的家庭状况,我们的怒气马上压下来。不只压下来,提起来的是觉得他很可怜,这个时候你就能体谅他的苦,能够包容他的过失,就是宽恕的态度。所以怒不能用压的,要包容,进而懂得去帮助他,感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