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要成就,耐心非常关键,所谓“一切法得成于忍”。我们之前提到这个“忍”字,要能忍到什么功夫?一把刀架在心上,你都能够如如不动,能够禁得起这样的考验。当我们的好意被人家冷水一泼,被人家冷嘲热讽的时候,你还是能够不忘记你这一分初心,这一分为他好的心,能够忍得下来,进而唤醒他的惭愧心,进而唤醒他的良知,这确实需要忍耐的功夫。而这个忍耐的功夫什么时候练?时时处处与人言谈、与人相交往的时候,常常观自己脾气有没有上来,傲慢有没有上来,不耐烦有没有上来,要从起心动念去修正,这才是最好的修学方法。不只是在五伦关系中,甚至于遇到陌生人我们也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引导他。我们在海口的中心楼下是一个大庭院,有一次我看见庭院有一些纸屑、有一些垃圾,我就下来捡。底下住了几户人家,有一个小女孩看到我在捡,就一直盯着我看。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她也不帮你,就一直这样盯着你看。这个时候我就边捡边观察她的眼神,看她看我看得很专注,我就跟她说:“小妹妹,你可不可以帮我捡那个垃圾?”刚好就在她的脚下。看得出来她有没有这个习惯?她没有这个习惯。结果她就捡起来,然后捡起来的时候又拼命看你。其实你看,小孩子都很注意谁对他的看法?大人。所以你肯定他哪里,他就往哪个方向走。为人父母者,为人长辈者,对做人处世的原则愈清楚,你就愈能够引领孩子往这个方向去做。
当她捡起来后又一直看着我,我就对她微笑说:“谢谢你,帮了我一个大忙,那里还有一个,可不可以继续帮我捡?”她突然就动起来。把一个垃圾袋捡满之后,她就马上往她家冲,又拿了一个垃圾袋出来。捡到第四个垃圾袋,我看她又要冲进去了,我说:“好了,今天到这里就好了,已经捡到庭院外面的道路上去了。”看她还是欲罢不能的状态。上楼之后,我们说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而小孩跟小孩最容易建立友谊,所以马上交代我们中心这个跟我一起捡垃圾的小男孩,拿了新疆的葡萄干下楼请这个小女孩吃。所以我们引导陌生人也好,引导我们身旁的人行善也好,要能够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引发他的好善好德,不是命令他做,而是你要先为人演说,要做给他看,要演给他看。他看了之后心生欢喜,他就会去做了。 我们很多老师都说要编一本书,什么书?讲“捡垃圾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几个月,光是捡垃圾的故事就差不多已经有十个。我记得我在北京演讲完到了长城,看着我们一群老师在那里捡垃圾,因为沿路都是垃圾。长城是我们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有来自于全球的人来这里参观,当这个地方这么杂乱的时候,不只我们没有弘扬文化,还把中国人的脸丢到全世界各地。结果当我们捡了一些垃圾之后,突然我们身旁的老师就说:“刚刚我在捡的时候,有一个老外马上用他的镜头把我拍下来。”为什么?拍下来是可喜也是可悲。他为什么要抓这个镜头?他觉得这个镜头几乎在我们中国人的国土上看不到了。所以捡垃圾可以往祖宗脸上贴金,捡垃圾可以唤起人的良知。有一次我们四个老师走在一条走廊上,我跟李老师走在前面,两位女老师走后面,我们两个说男士要先做,在前面就捡了很多垃圾。捡的时候刚好是下课时间,很多中学生一窝蜂走出来,手上拿着什么?这边拿着烧烤的东西,这边又拿着珍珠奶茶,一路就吃过来,一路也丢过来。我们在捡的过程中,突然迎面来了四五个初中男生,结果他们看到我们突然停住了,然后就说:“少见!难得!”我们后面的女老师走过来就跟他们说:“你们觉得少见,你们觉得难得,假如你们一起来做,一起来捡,那就不少见也不难得。”初中生听了之后若有所悟,点点头,“对对对”,突然就弯下腰来捡起了第一个烟头。所以当我们确确实实立身行道时,无形当中就已经唤醒了身旁人的良知。在海口有一个五岁的小孩,有一次跟他父亲出去游玩,这个孩子吃完东西还剩一根竹签,随手就要扔掉。这个动作出去之后,马上又缩回来,然后自己在那里笑。他的父亲在旁边观察到就问他:“你在笑什么?”那个孩子很不好意思,不敢说。父亲就跟他说:“你说出来听听看。”那个孩子就说,他这个动作一做出去,突然想到蔡老师说不可以乱丢纸屑,马上就收回来,然后他自己在那里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确确实实我们要劝别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错误的事,我们为人老师、为人父母的都说没事,没关系:迟到,没有关系;丢个垃圾,没关系。积小恶成大恶,所以要慎思、慎思。成就孩子的德行,都是从小善做起,从小恶改起。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就从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孩子的榜样,甚至于做员工的榜样。这样就能够让身旁的人提起这种好善好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