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劳知感恩-家风家训-智慧家校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关键字: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您的位置:首页>>家风家训
习劳知感恩
2025-01-09 00:03:01 返回列表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是一种人生智慧。所以我打电话过去,我就先跟她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最近有什么好的表现,又代表学校出去比赛,也很认真练习,她母亲听了之后就说“没有,没有,老师您不嫌弃”。夸完之后,再话锋一转,我就跟这个家长说,孩子有很多习惯会影响她一辈子--我没有说她孩子怎么样,我只是话锋一转,做一个引导一就像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会让孩子形成很多很重要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哪一些?我就分析给她听。我说孩子懂得做家务,第一个,会感恩。你叫她把客厅都拖好,她一拖才知道拖地辛苦,然后她突然想一想,妈妈早上出去上班,晚上回来还要煮饭,还要收衣服,我拖客厅就那么累了,那妈妈更累。你让她真正做了,她才能够有所感受,你都不让她做,每天在那里看电视,她哪知道你辛苦在哪里。所以圣贤的教诲,习劳的人才知感恩,常常能够劳动,能够付出的人,他才能感谢别人的付出。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干活,才会感恩。有一个孩子因为老师教导他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生日不应该是想到麦当劳,不应该是想到一大堆礼物,而是应该想到什么?想到母亲的辛劳,想到母亲生育的辛苦,养育的这些功劳要记在心上,要时时想着知恩报恩。所以他们班的孩子生日的时候不是去要求买一大堆东西,而是自己主动会干家务活。有一个女孩就决定要煮一道菜给她妈妈吃,她那天要煮一道炒黄瓜,结果这个女孩不高,炒菜的时候很不方便,她就搬了一把椅子站上去。拿起铲子把油倒下去,结果油溅起来,没有炒过的人都不懂。一溅起来,她马上去找了一个大手套戴上,全副武装。结果黄瓜一放下去,油溅得更高了,她马上灵机一动,去把她爸爸的安全帽找过来戴在头上,费尽千辛万苦把她的炒黄瓜完成,然后端出来给她妈妈吃。我相信这个孩子炒完这个黄瓜之后,以后她吃菜会不会乱挑?不会了,她知道辛苦了。我们常常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归念,你假如真正去种一季稻子,我跟你讲,你吃饭的时候都不一样。真的,真正让你去干四个月的活,真正把它收割了,你吃每一粒的时候都会嚼得很碎。我自己干过这个事,倒不是去种稻子,我是种红萝卜,结果我种了一两个月,朋友一餐就全部吃完了。所以感受到农民的辛劳,我们那个感恩心、惜物的态度就上来了。

第二点,他会养成勤劳的习惯。我教书的过程看到很多孩子,你交代他的事他办得很利落的,都是在家里常干活的。在家里不干活的孩子看起来“怕生”,你交代他事情,他就考虑东考虑西,然后做起事来慢吞吞,叫他把那个拖把拧干净,看起来就是笨手笨脚。其实我也笨手笨脚,因为我小时候干活干得太少。我是长孙,又是长曾孙,所以我假如走过去要洗碗,我奶奶一定会走过来,我奶奶一走过来,我妈妈又走过来,我妈妈走过来,我两个姐姐又走过来,所以我没有机会去洗碗,不过这也是找借口。

在家里活干得少,所以看起来动作就不利落。我到澳洲学习半年,有一次轮到我洗碗,刚好卢叔叔走过去,突然回过头来看着我讲了一句话,他说:“看你洗碗就知道你太好命了。”真正有智慧、有人生历练的人,光是看我们这些年轻人讲话,看你的一个动作,就知道你几两重了。所以您希望您的孩子以后有出息,现在就要把他的本事扎好了,学历是骗不了这些有智慧、有经验的人的。所以你要为你孩子的长远做打算,就要从小培养好他做人、做事的能力。

做家务第三个优点,促进他的人际关系。诸位朋友,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合作?喜欢跟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我们在大学时代,在找伙伴组成一组写报告的时候,哪些人大家最喜欢找他?特别勤快的。那个懒惰的,大家都赶快跑,不想跟他同一组。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生去念了几个月的大学,后来被学校劝退,为什么?生活能力太差,把寝室搞得乱七八糟。假如我们的孩子到了宿舍,到了团体里面,一进去就主动打扫,看到别人在忙也会走过去说“有没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给同学、给师长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很勤快,很舒服的感觉,所以他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很好。但是假如他不干家务活,生活习惯又很差,不只帮不上人的忙,还会给人家添很多麻烦。摆在那个地方的东西给人家用完又没有物归原位,到时候人家一找找半天,最后发现在你的房间,人家是敢怒不敢言,等那个怨气积到某种程度就爆出来了。

最后,对孩子的意志力影响很大,多做事才有担当,才能负责任。你让他做事了,他才会考虑东考虑西,看怎么把这件事做好。像我交代学生去做一个工作,可能还要好几个同学跟他配合,他自然而然会去找方法。卢叔叔小时候,他的母亲有时候会叫他去帮隔壁阿姨家把水缸的水填满。你会不会叫你的孩子去帮隔壁家的阿姨干活?以前的人是敦亲睦邻,“远亲不如近邻”。记得在几十年前的农村,这一家的人收割,其他的邻居统统一起来帮他干活,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人与人的关系就非常互助,非常和谐。那现在呢?听说现在农村纵使是自己家里的人,堂兄、表兄干活还要算工资,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跟你算清楚,所以人跟人现在已经没有情义了,只有利益。假如现在我们大人都是这样演出来,下一代都是唯利是图,那谁第一个遭殃?父母第一个遭殃。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要遵循圣贤教诲,长养孩子的仁慈之心,处处欢喜助人。

微信图片_20250109000917.jpg


二维码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电话:159413150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QQ号:1234567 邮箱: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4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