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儿子郭小博的真实变化。希望这段分享能为那些正在经历困境、不知所措的家庭带来一些启示,同时也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郭小博出生于2004年6月,自出生起,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担忧之路。他小时候体弱多病,频繁住院,与各种疾病抗争。三岁上幼儿园时,自理能力差,难以融入集体,经常生病。上小学前,因学习困难先上了学前班,但老师反映他心不在焉,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进入小学后,虽然数学似乎有所进步,但速度极慢,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常写到深夜。我们轮流辅导,但效果不佳。到了三年级,症状加剧,一写作业就浑身难受,后来转学至一所民办的昌乐学校,但因被欺负而产生严重强迫症状,每天刷牙至少40分钟,身心俱疲。
为帮助孩子,我们四处求医问药,参加各种训练班、夏令营,甚至尝试中药治疗和小脑功能开发,但均未取得根本性改善。孩子逐渐脱离社会,不得不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并接受电疗和磁疗。我们每天陪孩子散步,听他诉说痛苦,自己也几近崩溃。
转变的机缘在2024年11月出现了。我们参加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院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在太原举办的百人千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宣讲会上,一位家长分享了他们的孩子在青龙湖书院学习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与我们孩子的经历相似,于是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孩子参加了七天的培训班,之后我们决定让孩子留下学习一年。
如今,孩子在青龙湖书院学习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教导下,他写出了《父母的恩德》,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并通过视频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和孝敬之心。他甚至主动给母亲下跪磕头,忏悔过去的怨恨。春节期间,他还亲自为我洗脚。他这些行为感动得我和他妈妈热泪盈眶,我们从未敢奢求他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以前我们常常只会抱怨、指责,并不断地提出要求,这种对孩子的控制是导致孩子焦虑与抑郁的根源。然而,在书院的学习经历中,老师耐心、爱心的陪伴、理解、引导使孩子的孝心被逐渐启发出来。他有孝心、有爱心,心里能为别人着想了,为今后走出自闭、焦虑抑郁奠定了基础。
书院实行素食制度,食物均来自抚顺基地自种的粮食蔬菜,健康无公害无污染。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孩子饮食规律,不再挑食,身体也越来越健康,并且通过素食让孩子的慈悲心增长,孩子起初因断肉而不适应,但在老师引导下观看了一些公益的影片,深刻体会到动物被宰杀的痛苦,从而发愿不再吃肉。
此外,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书院得到了显著提升。老师带他践行《一日常规》,按时起床、洗漱,教他整理床铺、洗衣物等。这些在家时难以做到的个人卫生习惯,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养成。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已经成功停用了长达6年多的抗焦虑、抑郁药物。接受圣贤教育以来,他的状态明显好转,精神焕发。此外,孩子还摆脱了以前胆小、自卑的心态,勇敢地站上了舞台,演唱了《感恩的心》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歌曲,展现了他的自信和勇气。
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青龙湖书院大爱的老师和义工们辛苦的付出。他们一心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迷失的人心、拯救在痛苦中挣扎的家庭和孩子,放弃了个人休息时间、陪伴家人的机会、挣钱机会和安逸生活,真心真意地去利于别人、帮助别人。在这个充满名利的社会中,他们仿佛是一股清流,用圣贤的思想去滋养人们的心灵。这种教育理念在现有的社会和教育体制内难以寻觅。书院强调先教人德行再学习技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与现代社会对德行教育的忽视形成了鲜明对比。书院通过激发人的善心善念、以孝心为基础对治心理疾病,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与孩子一起学习圣贤文化,放下私心,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发起利他之心,为孩子做好榜样,促使孩子回归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