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身当中必须要迁善改过,迁善以前要先论改过。假如人的过失不改,纵使有在行善,就好比你拿了一个桶子,你在那里加水,但是桶子底下破了两个洞,再怎么加都漏光了。孔夫子说“知耻近乎勇”,要先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进而勇敢去改正。
诸位朋友,您每一天脑子里在想什么?我们来跟圣贤人比比看,看他们每天在想什么,我们每天在想什么,我们知道差距才能跟上。现在的人不是去了解圣贤人想什么,现在人是觉得圣贤人跟自己想的一样,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我们看很多人写《论语新解》,把《论语》重新解释,都觉得他一定要把孔老夫子拉来跟他一般高,我们看了很难受。
现在人每天可能想的也不离财、色、名、食、睡。当我们还没遇到圣贤学问的时候,每天就想着谁没有重视我,每天想着哪一家餐厅又开张了,我们一定要去吃个痛快,哪一家是吃到饱的。每天聊的都是这些东西,有没有?哪里剪头发特别贵又特别好看,现在的影星又穿哪个牌子的衣服,每天聊这个。诸位朋友,聊这个自己开智慧了吗?聊这个孩子教育成功了吗?所以现在我们说要换心,要换脑,改正过来,要把这个难得的人身好好运用。
夫子说他每天担心四件事,“德之不修”,不能每天修养道德;“学之不讲”,一天不能好好讲学利益众人、利益学生;第三个,“闻义不能徙”,听闻正义、听闻善的东西不能马上去做;“不善不能改”,自己有缺点、过失的时候没有及时改正。夫子每天想着提升自己,造福于人,想着每天行善,每天改过,所以确确实实令我们汗颜,也令我们立志要见贤思齐。唯有像夫子这样的一种态度才能让我们“德日进,过日少”,这样你才能功夫得力,就能时时活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喜悦之中。
我们说“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君子一立定志向,终生不改。夫子“十五而志于学”,之后就坚持到底,所以夫子“三十而立”,学问就成就了一个很好的根基了。夫子要花十五年而立,我们要花多少年?所以这个时候要勇猛地去改过。